清四庫全書分類

壹、經部

一、十三經:

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左傳公羊榖梁爾雅論語孝經孟子

二、小學↓研究文字的學問。

形:文字學(說文解字)

音:聲韻學( 廣韻)

義:訓詁學(爾雅)

 

貳、子部(先秦諸子、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儒(荀子)、道(老子莊子)

(墨子)`、法(管仲商鞅申不害慎到)

(惠施公孫龍)、農(許行)、雜(呂不韋)、陰陽(雛衍)、縱橫(公孫衍蘇秦張儀)

 

叁、史部(各類史籍十五類)

紀傳體(史記漢書)、編年體(資治通鑑)、記事本末體(通鑑記事本末)、政書體(通典通志文獻通考)、國別體(國語戰國策)雜史史評史鈔傳記奏章目錄地理

 

肆、集部(文學類詩詞歌賦、駢文、散文)

一、楚辭

二、詞曲

三、總集(昭明文選)

四、別集(靖節先生集昌黎先生集東坡拳集)

註:元明以後章回小說未收入四部

 

文字學概說:

具體的實物↓象形

抽象的概念↓指事

+形↓新義↓會義

+聲↓形聲

多字一義↓轉注

一字多義↓假借

 

圖書型文字:

()倉頡    目前現存最早文字,最晚出土

(初文)          (商朝)

  書契 甲骨文                          ↓鐘鼎文

                     貞卜文字(殷墟書契)

 

 

四部概論:

壹、經部

六藝=六經

韓愈師說「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鄭玄戒子說「遂博稽六藝」

例外:周禮地保官氏之六藝才為六種技能

漢五經博士:儀禮春秋

唐孔穎達五經正義:毛詩尚書周易禮記左傳

重要經書:

詩經

民間詩歌總集

采詩之官↓施政的參考

周初↓春秋中業五六百年間

黃河流域↓華夏民族

孔子將三百一十一篇刪定為三百零五篇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

↓小雅↓有目無詞(篇目)

一、風↓十五國風(民謠)

風行草偃↓揠苗助長

二、雅↓大雅↓饗宴

        小雅↓朝會之樂     

三、頌↓祭祀鬼神的歌舞(周頌、魯頌、商頌)

 

易經(談天道人事常理之書)

一、              最早之相對論

二、              唯一沒在秦被燒之書

三、              庖犧↓伏羲(畫卦) ↓文王(重卦作卦詞共六十四卦) ↓周公作爻詞↓孔子及其弟子作十翼(註一:十翼『又稱易傳』為解釋易經之用)

(註二、傳:為人記載解釋的經書、唐小說亦稱之為傳)

十翼:繫辭上下、彖詞上下、象詞上下、文言(乾坤二卦)雜卦卦序說卦

尚書(記言體歷史)

左史:記言↓尚書國語(君王講話之紀錄)

右史:記事↓春秋

典:典範

()、誥()

儀禮(談禮之書)

禮記(儀禮之筆記)孔子弟子之筆記

一、              大學↓入門之德(曾子所傳)

六步驟:知、止、定、靜、安

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我、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              中庸(孔門心法、哲學淵源) 子思所傳(孔汲)儒家哲學思想

誠、存誠物偽;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

三、              學記(荀子勸學(同為儒家論教育之重要依據)

四、              禮運(大同、小康)

『大同』為儒家政治立場上的最高理想

『三世』↓大同(堯舜)、小康(夏、商、周)、幽國(疵國、亂國)

周禮(人事制度)

因尚書中亦有周官劉歆改為周禮

春秋(正名分、寓褒貶、微言大義)

一、傳:正史中對人物的記載

例:史記懷陰侯列傳

二、唐代小說(傳奇)

例:元稹鶯鶯傳、白行簡↓李娃傳

三、解釋經書的文字

例:春秋經左傳

四、魯史↓春秋↓晉乘↓楚

五、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歷兩百四十二年十二君王)

左傳

一、春秋魯史左丘明所撰

二、以敘事為主,多述史實少釋義例(規則),以明孝不以空言例說(以事實根據以褒貶人物)

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經多十三年(歷兩百五十五年十二君王)

四、為古文經(蝌蚪文)

五、晉范寧評「左氏艷而富然失也巫」

子曰:「巧言令色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x怨而反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公羊傳

一、公羊傳↓春秋齊人公羊高

      穀梁傳↓春秋魯人穀梁赤

二、以解經為主多釋義例少述史實

三、時間與春秋相同

四、皆為今文經(漢隸)

五、晉范寧公羊傳:「辯而裁,然失之也俗」

范寧穀梁傳:「清而婉,然失之也短」

論語

孔子曾子(思想)得以貫之旨者↓子思孟子「堯舜、先王、人治」(人性本善)

        子夏(學問)傳六藝之文者↓子弓荀子「法治、官能慾望」(人性本惡)

仁↓忠:盡己

    ↓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孟子

孝經(行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爾雅(最早訓詁書籍(工具書)

說文解字(文字學)

貳、史部

史的分類(六經皆史)

一、依史官而分:

左史:記言↓尚書國語(春秋外傳)

右史:記事↓春秋左傳(春秋內傳)

二、依時間長短分

壹、通史:貫通古今各代之史

史記皇帝↓漢武帝兩千五百年

資治通鑑戰國↓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台灣通史隋↓割讓日本一千二百九十年

貳、斷代史:截斷一朝代之史

漢書(西漢)後漢書(東漢)

※中國時代的正史(二十五史)除史記外其餘皆為斷代史。

三、依體例(內容)

壹、記傳體()史記漢書

漢書100/82

史記120/112

12

本紀/帝王

12

 

世家/諸侯

30

70

列傳/人物

70

10

/典制

8

8

/繫年

10

藝文志

地理志

 

 

 

 

 

 

 

 

 

 

 

 

 

史記重要資料:

史記三大貢獻:究天人之際(哲學)、通古今之變(史學)、成一家之言(文學)

史記三家注:劉宋(南朝宋)裴駰 集解 張守節 正義;唐司馬貞 索引

體例三例外:項羽列入本紀孔子列入世家

陳涉列入世家

※中國的歷史(二十五史)皆為記傳體史書

台灣通史(地方史)乃唯一未列入正史的記傳體史書

貳、編年體(時間) 春秋

四庫全書竹書紀年編年體之祖

資治通鑑乃重要編年體史書

叁、記事本末體()

袁樞通鑑記事本

肆、政書體(典章制度)

史學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鄭樵通志;元馬端臨文獻通考

伍、國別體()

國語記春秋八國之事又名「春秋外傳」,相傳為左丘明所作

戰國策記載戰國十二國之策

傳記奏章雜史史鈔史評(史通、文史通義)、目錄(別錄七略)、地理(水經注)

※記言體史書(尚書國語)

 

覺得資訊有用的話,記得加入粉絲團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國文 國學 常識 基礎
    全站熱搜

    陳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