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0-1.jpg  

去年,MCU慶祝十週年,但我們也送走了Stan Lee。看著他跟Jack Kirby一手打造的漫威,壯大成稱霸好萊塢的電影帝國,Stan Lee離開人世時,是不是能感到些許驕傲呢?去年,大魔王薩諾斯彈指間讓半個宇宙灰飛煙滅,這個月,輪到英雄們的反擊了。去年,用玩具照片來倒數電影的上映,似乎開始成為我給自己的一種儀式。在大結局來臨的此刻,自然不例外。準備好了,屬於我自己的,終局之戰。

 

 

 MCU #00 - 一切的起點】

0422-0.jpg   

We miss you, Stan

 

MCU #05 - 美國隊長 (2011.07)

 0422-5.jpg  

"I can do this ALL day."

 

美國隊長,這個跟鋼鐵人一起扛起MCU的靈魂人物,在第五部電影終於出現了。這片的有趣之處在於,它號稱 "The First Avenger",所以時代背景是距今大約七十年的二戰期間。這種阿公講古的年代,電影要能呈現出復古味,但為了刻畫英雄飛天遁地的超能力、還有精彩的動作場面,科技水準也不能真的太落後。怎麼拿捏電影的科技感,想必讓劇組傷透腦筋。說實話,看到四零年代的九頭蛇士兵拿雷射槍亂噴,我心中難免還是有點違和感,但我想劇組已經盡力了。

 

戰爭場面以肉搏為主,加上一些九頭蛇的科技武器,在漫威系列電影中不算出色的。電影的亮點,應該是隊長的變身,一個看起來營養不良的小漢子,在超級士兵血清的作用下,變成了巨肌。他從機器裡現身的那一幕,觀眾無論男女,都是一聲「哇喔」。別說觀眾了,連對戲的女主角Heyley Atwell (卡特探員),看到Chris Evans的壯碩胸肌也是驚呆了 (Atwell:哼哼,看來你也是大胸一族啊!),竟然情不自禁伸手摸了一把,發現失態後才趕緊縮手。但這一幕自然的脫稿演出,讓導演覺得效果極佳,最後就剪進了正片。 

 

儘管時代背景導致動作場面受到侷限,但對於隊長性格的塑造,本片算是很成功的。作為一個實驗品,美國隊長擁有遠勝常人的身體素質與能力,但真正讓強大的,是他的心智。他把「擇善」+「固執」這兩件事情,都作到了極致。擇善的部分,他善良、正義、勇敢、負責、忠誠、肯犧牲;固執與堅持的部分更不用我多說:

 

"HE can do this ALL day." 

這些性格在本片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而隨著整個電影宇宙劇情推演,隊長的信念陸續受到各種挑戰,也拉出了後面其他作品的張力,但在本片,當然就無法放進這麼多的轉折了。以這部起源電影來說,隊長的掙扎其實只在於「徵兵用公仔 vs. 前線戰士」而已,雖然電影約略交代一些把他視為科學怪人的質疑,但把千辛萬苦研發出來的超級士兵拿來唱歌跳舞,我也真的是搞不懂美國軍方在想什麼.....

 

飾演隊長的Chris Evans,其實不是第一次扮演漫威英雄。上一次,他在驚奇四超人 (Fantastic Four) 中扮演霹靂火強尼。那是一個性格帶點輕浮、衝動的年輕人。我其實非常訝異漫威影業會把美國隊長這麼重要的角色交給Chris Evans,畢竟他不但演過英雄、還是個性格差異這麼大的屁孩英雄,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隊長形象摻雜了霹靂火的影子而砸鍋。但以結果論來說,Chris Evans沒有辜負他的伯樂,徹底擺脫了上一個角色,讓隊長正直帶點古板的形象,跟他深深的連結在一起。 

 

除了隊長本人,還有兩個在本片先埋的重大伏筆,一個是Rogers的死黨─Bucky,他們兩位的堅情....堅定的友情。兩人雖然是好兄弟,但Bucky從本來罩Rogers、一天到晚替他解圍的靠山角色,到Rogers被改造為目光所聚的超級士兵,自己反而成了配角,心中難免是有點點失落或吃味的,這個小情結,礙於篇幅或不想讓他們的兄弟情摻入太多雜質,所以電影只點到為止,但其實是個滿有意思的地方;另一個伏筆則是宇宙魔方─空間寶石,也是無限寶石中戲分最多的一顆。在雷神片尾露臉之後,魔方在《美國隊長》成為九頭蛇科技力的來源、後續也引發了《復仇者聯盟》的紐約大戰。這兩個伏筆都是貫串MCU的重要設定。所以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單看稍嫌精彩不足、但功能非常重要的「鋪哏」之作。

  

 

MCU #21 驚奇隊長 (2019.03)

 

0422-17.jpg  

Fury,數到三,你就拿下Goose的口罩,12.....

 

這是《終局之戰》前的最後一部電影了,但以漫威時間軸來說,卻是在很前面的一部。

前半段不會有劇情透露,進入劇情雷區我會提前預警,請放心服用。

驚奇隊長這個角色,在漫威電影宇宙 (MCU) 中是有其特殊性的。

前言

1. 這是第一部女性英雄的獨立角色起源電影。

雖然MCU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女性的角色,像是黑寡婦、黃蜂女、古一、葛摩菈、緋紅女巫等,但最多只是在大亂鬥中軋一角,從來沒有當過第一主角、甚至很多只是用來陪襯男性主角的「紅」葉。在MCU已經滿10年的第21部作品,終於,出現了一部由女性挑大梁、當主角的獨立電影。(接下來等妳囉,黑寡婦。) 由「驚奇隊長」這個人物來擔起這個指標性的意義,我覺得是很棒的,容後敘。

2. 這是漫威電影宇宙承先啟後的電影。

這十年內,MCU成為了好萊塢的賣座保證,這種把電影當成大型連續劇來拍的模式,在票房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目前總計已超過170億美金),也把許多原本在二線掙扎的演員,拉抬到一線地位。其他電影公司難免眼紅,於是,好萊塢出現了好幾個「宇宙」,包括環球的怪物宇宙、派拉蒙的變形金剛宇宙、華納的DCEU、還有布倫屋的陰兒房宇宙。然而,這些企劃要嘛是胎死腹中、要嘛是成績平平、反覆重啟。可見成功的電影宇宙,並沒有那麼容易複製。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漫威影業高層的遠見與執行力。他們對於整個電影宇宙的長期發展,進行了很有條理的規劃,每個階段的主軸是什麼、要拍哪幾部電影、放入什麼角色,都經過精心設計。截至《驚奇隊長》為止,漫威推出了21部電影,他們很小心的處理各種平衡,有獨腳戲、也有團體戰;有爆笑滑稽的惡搞路線 (GOTG)、有溫馨歡樂的家庭小品 (如蟻人1+2)、也有嚴肅認真的社會議題 (如美隊2+3);有種族議題 (如黑豹)、有性別議題 (如驚奇隊長),讓每一部電影都有其獨立性格,卻又能夠彼此呼應。《驚奇隊長》位居MCU第三階段的尾聲,在這個時間點,MCU面臨兩個重大轉折:劇情上,《復仇3》埋下的毀滅伏筆,需要一個扭轉;角色上,經過了十年,許多扮演英雄的演員,一方面是合約到期、一方面是老態漸顯,漫威影業必須考慮接班問題。於是,驚奇隊長此時橫空出世,再合適也不過了。年輕的布麗拉森、以及她扮演的驚奇隊長,足堪扛起第四階段的劇情及票房。在美國隊長與鋼鐵人必須步下舞台的此刻,需要有一個夠強勢、氣場可以鎮住全局的看板人物,擔起漫威的招牌,負責銜接角色的世代交替。同時,在MCU架構越來越龐大的情況下,她的背景也很適合把地球和宇宙的劇情線連結起來。因此,漫威在《復仇3》與《復仇4》之間,用一部以90年代為背景的電影進行銜接,實在是相當大膽但又精妙的一步棋。

所以我覺得自己必須記錄下自己看完這部電影的想法,也想貼出來帶帶風向。

(為什麼只是寫個前言已經這麼多了……)

  

我原本就喜歡驚奇隊長這個角色、也喜歡布麗拉森這位演員,這狀況跟《猛毒》上映前很相似,我愛死這個遊走於反派和反英雄之間的共生體,還有湯姆哈迪。但看完《猛毒》後,嗯…..我不會說它是部糟糕的電影,但必須承認以猛毒的BIG FAN來說,我是失望的。主要原因是在人設上,或許是為了賦予電影新意,做了太大的改編,導致角色原本性格盡失。(我認為是靠湯姆哈迪撐場救了全片,但就不在這篇文章談了)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我盼到了《驚奇隊長》。而漫威影業,並沒有讓我失望。整部片是一部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的電影,但我最希望能夠hold住的,也就是卡蘿丹佛絲的性格,導演並沒有讓它走味。光是這樣,已經讓我滿足。驚奇隊長+10分、布麗拉森+10分、有貓咪+100分,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從120分開始計算,當然不可能不及格。()

以下有大量劇情爆雷,不想被劇透的可以跳過本段

 

.

.

.  

 

雖然我喜歡這部電影,但當然它是有缺點的,而且很明顯。

 

【缺憾

先說缺點吧。首先,故事的主線是卡蘿丹佛絲的成長,怎麼從一個地球的女飛官、變成克里軍隊的戰士、再成為主人翁─驚奇隊長。但敘事的方法,是透過失憶的主角,混合倒敘與順敘,慢慢拼湊出各種事實。必須說本片在這部分的處理有些凌亂,我們可以看出導演企圖呈現卡蘿丹佛絲的樣貌與性格,但敘事方式讓角色性格曲線變得片段破碎,說服力不足。雖然會透過一些對白、或是布麗拉森的詮釋,來補足卡蘿的形象,但整體來說,對話火花不足,性格發展連貫度不夠,如果不是之前對這個角色有點認識的人,比較不容易累積起對這個人物的認同感。而且,比起性格的鋪陳,電影對於她超能力的成長,描述更是少得可憐。從一介平凡地球人,到獲得毀天滅地的超級威能,變化過程太過簡單淺薄。電影設定的超能力成長,是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超能力的獲得、第二階段是超能力的進階。第一階段來自光速引擎的爆炸意外,光速引擎包含了宇宙魔方+克里科技的威能,再結合爆炸時的各種失控變化、還有之後克里星人的輸血續命,能讓卡蘿脫胎換骨,勉強說得過去。但魔方有多神、克里科技有多威,電影本身礙於篇幅和劇情需求,並沒有多作交代,讓觀眾必須靠其他作品的描述或自己腦補,因此顯得說服力稍弱。

(但沒必要問一個普通地球女性為何可以承受這種爆炸,這種根本設定問題無解,彼得沒被變種蜘蛛咬死、班納沒被伽瑪射線煮熟,都是一樣的道理,深究下去就沒戲演了)

 

第二階段則是來自於記憶復甦後,自我認同的覺醒,讓超能力也獲得了爆炸性的升級。這部分的設定是精采的,卡蘿的自我認同,包含了女性意識、包含了地球/克里的原鄉意識、更牽涉了克里/史克魯戰爭中何者能以「正義」自居的價值問題。但龐大的企圖,沒有匹配足夠的篇幅和敘事能力,再度陷於交代得不夠流暢深刻的泥淖,讓很多觀眾出現「靠,妳怎麼突然威成這樣?」的突兀感。漫畫中,卡蘿獲得能力之後,還有一些其他的遭遇,讓她的威力陸續升級到後來的強大程度,但當然,電影沒有辦法真的演成連續劇,一次到位的結果,就是讓觀眾覺得主角威能過猛的三級跳。其他的缺點就是一些比較小而瑣碎的地方,像是卡蘿重回地球後,那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還有卡蘿跟ㄇㄉㄈㄎ…不對,是跟Fury的關係,從緊張到信任,這些環節其實可以再多著墨一點,會讓整部電影的血肉更加紮實。然後本片的戰鬥場面設計,巧思不足,大部分都淪為外星武器亂射、和卡蘿大砲連發的單調窘境。雖然史克魯人的變形、還有佛萊肯的神來一筆,有救回來一點,但對於想看流暢戰鬥動作戲的觀眾來說,本片的表現顯然不夠到位,在MCU之中也必須排在後段班。

 

【看點

好了,講完缺點後,是本片的優點。  

隊長豪帥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腦粉的吶喊) 

卡蘿丹佛絲在原著漫畫中,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她有點衝動、有點魯莽,個性又跩又嗆,可以說有點難相處;但正義感爆棚,不服輸的毅力驚人。強大的能力和鮮明的性格,讓她主導了幾次漫畫裡的大事件,例如跟鋼鐵人對立的「內戰II」。所以一如前述,這個角色這麼重要,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MCU,真是太棒了。而我期待漫畫中鮮明的角色性格,不要在電影中走了味。這點,漫威從選角就已經成功。布麗拉森並不算一級美女,在顏值上顯然落後史嘉蕾喬韓森的黑寡婦、和伊莉莎白歐森的緋紅女巫。這點從宣傳期,就已經被全球的鄉民黑過一輪了。但她,驚人的氣場,不是一般女演員能比擬的。連另外一位曾被網民點名適合的女演員艾蜜莉布朗特,我覺得都稍遜一籌。現實生活中,布麗拉森就是個很強勢的女性,從出場起,她眼神中透露的不服輸、還有各種跩不拉幾的屌樣,讓我看到了我期待中的卡蘿丹佛絲。這點讓我非常感動,特別是在《猛毒》讓我失望之後。再來,劇本上,我非常推崇兩個顛覆性的改編:一個是Mar-vell的角色,另一個是史克魯人 (Skrulls) 的定位。電影選角公布後,裘德洛飾演的角色就一直是個謎。儘管IMDB等大型電影網站,紛紛把裘德洛的角色標註成”Mar-vell”,但我卻持懷疑態度。一方面,電影公司從未證實此點;另一方面,演員清單中,只有裘德洛的地位扛得起第一反派,而我殊難想像”Mar-vell”這個角色被黑化。果然,上映後證明,裘德洛飾演的是Mar-vell在漫畫中的死對頭Yon-rogg,之前他演Mar-vell的消息只是煙霧彈。那麼,Mar-vell這個角色呢?編劇的安排可以說是神來一筆。在原著中,Mar-vell是漫威漫畫中的第一任驚奇隊長。事實上驚奇隊長之名Captain Marvel,正是來自於他的名字被地球人誤讀,這個橋段,也在電影中有被Fury致敬。Mar-vell是克里人派駐來地球臥底的,但在偵查的過程中,愛上了這個星球,因此扮演起捍衛地球的英雄角色。他在地球時結識了卡蘿,也成為了她的精神導師 (兩人間當然也有些曖昧情愫)。後來,Mar-vell在跟Yon-rogg對抗的過程中引發意外,就是造成卡蘿獲得超能力的原因。

 

《驚奇隊長》是一部英雄角色的起源電影,若要忠於原著,很難不著墨Mar-vell這個重要的角色。但若要從克里人的野心、講到Mar-vell的心境轉折,再帶到跟卡蘿之間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說實話,電影可能要分個三五集才演得完。劇本要兼顧完整與效率,怎麼辦?這部片的處理極佳。一方面,先讓裘德洛用「指揮官」這個身分出場,略過了名字的稱呼,然後在與卡蘿的互動中,營造一個類似原著Mar-vell的導師形象,同時埋下一個謎,用克里超級AI「至高智慧」,呈現卡蘿心中最信服的人,是一個年長女子的形象。此時觀眾心中,很容易把Mar-vell的角色投射在裘德洛身上,並對那個年長女子產生好奇。其後,才用劇情推演,帶出年長女子的真實身分,竟然就是Mar-vell!因為改了性別和年齡設定,讓漫畫粉不容易立刻猜到 (但行家聽到”Dr. Lawson”其實就會有端倪了,那是原著中Mar-vell在地球的化名,我完全沒想到),同時也用最精簡的篇幅,說明了Mar-vell和地球的淵源、和卡蘿的淵源,提供關鍵片段事實,讓觀眾合理腦補完事情的全貌 (甚至還輕鬆迴避了Mar-vell和卡蘿的感情戲分)。多麼省力但巧妙的一著好棋!

 

Skrulls的設定更有趣了。漫畫中KreeSkrull這兩個世仇種族爭戰不休,雖然沒有設定兩方絕對的是非對錯,但Skrulls基本上還是比較偏負面形象,特別是可以變形冒充身分這個能力,讓Skrull人常扮演陰險邪惡的那一方。電影預告片和宣傳策略承襲此一設定,讓Skrull看上去是本片的主要或次要反派。然而到了電影中後段,才揭曉Skrull其實更接近星際難民,並非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所有的戰略行動,都只是在Kree的侵略迫害下,為了自衛和尋找家園不得不為。雖然道德分際上有點淺薄粗略,宛如卡通一般的簡單善惡二分,但為了呼應驚奇隊長嫉惡如仇的性格、還有自身認同從混亂到清晰的路徑,這個逆向操作看在我眼中還是很棒的安排。其他值得提的特點,像是大量90年代元素,拿捏得還不錯,以彩蛋方式出現在全片各個角落,讓整體氛圍有,但還不至於太刻意,點被戳到的人就會會心一笑。(順便幫「彩蛋」正名:Easter Eggs是那種放在對話或背景中、需要有特定知識背景才會發現的「哏」,所以才說「找彩蛋」。漫威電影特有的「片尾」,沒有特別隱藏,其實不能以「彩蛋」稱之。)所有貓咪出場的橋段都很棒。

 

致敬老爺子的片頭很棒。電車上布麗拉森給老爺子的那抹微笑很棒。Fury探員的性格設定和後來的Fury局長有點不一樣,但經過廿年風霜洗禮後,人會變得比較陰沉也不算太奇怪。看到他跟考森以年輕模樣出現還是有點感動的。另一個讓我驚喜的,是卡蘿摯友Maria的女兒。她是Monica,在漫畫中,是另一個曾經繼承「驚奇隊長」之名的角色。MCU中,有機會擔任下一代英雄的角色,繼Miles (在《蜘蛛人:返校日》中的對白有提到)Casey Lang (蟻人的女兒,漫畫中是Stinger這個角色) 之後,又多了一名

 

總結,《驚奇隊長》是一部優缺點分明的電影,同時也是MCU迷不可跳過的電影。謝謝可以看到這一行的人,我對你的耐性十分驚奇。XD

 

MCU #01 - 鋼鐵人 (2008.04)

 0422-1.jpg  

"I’m Iron Man.....and genius, billionaire, playboy, philanthropist. "

 

MCU開局之作,最大的亮點,是演員小勞勃道尼跟本集主角Tony Stark,驚人的同步率

兩個人都是性格桀驁不馴的孤獨天才。Tony在機械方面擁有匪夷所思的天分,MIT跳級畢業後,承接父親的軍火工業,靠自己研發的武器成為鉅富,甚至能在資源匱乏的山洞裡拆解飛彈、製造出小型反應爐;小勞勃道尼則是一個散發奇異魅力的演員,外型英俊挺拔之外,演戲的天分也很早就被發掘,27歲那年 (1992) 就以《卓別林與他的情人》入圍了奧斯卡。

 

另外,兩個人都在鬼門關前走一遭之後,重新反省了自己迷失的人生。身為軍火鉅子,Tony總認為他賣的武器都是維護和平的「必要之惡」,直到在阿富汗歷經挾持、身體改造、脫逃,他才瞭解到自己的位置與使命。小勞勃道尼卻是被酒精和毒品所困,多次進出牢獄和勒戒所,渾渾噩噩、醉生夢死,傷害了自己和身邊所有愛他、支持他的人,一直到了2003年,才忽然醒覺、痛改前非。 

 

所以,看著小勞勃道尼詮釋著Tony Stark這個角色,某種程度彷彿看著他自己的傳記電影。Tony從阿富汗歷劫歸來,念念不忘Burger King的漢堡;而其實在現實人生,小勞勃道尼正是在一家Burger King的店裡忽然大徹大悟的。有一幕戲,Tony被秘書Pepper撞破了Iron Man的身份,那句:「這不是我被你逮到過最糟糕的事吧!」熟悉小勞勃道尼生平的人,都會會心一笑。 

 

因此,說這是好萊塢這十年內最成功的選角,都並不為過。不僅演活了這個自戀天才+花花公子,捧出了新一代片酬榜首,更開啟了漫威電影宇宙在票房上的空前盛世。本片強大的地方不在於製作水準、票房成績,而在於一個首開先河的歷史定位,以及小勞勃道尼與鋼鐵人一角的緊密扣連。

 

 MCU #02 - 無敵浩克 (2008.06) 

 0422-2.jpg  

「你無法擊敗我,是因為你還不夠憤怒。」 

 

浩克的起源,其實是個好故事。若不是這個故事本質極佳,不會連國際大導演李安都願意嘗試漫畫題材。然而,不論是「李安版」、還是「愛德華諾頓版」,其實都無法被稱為成功之作。 

 

浩克故事的靈魂,其實是人與「自我」的對話辯證。學者Bruce Banner,受到伽瑪射線的影響,產生變身的體質─綠巨人「浩克」。浩克無堅不摧,以憤怒為力量的泉源,只要他持續生氣,他就是宇宙中最強大的破壞者。問題是,狂暴的浩克,究竟是放射線加諸Banner身上的怪物?或是解放出長久以來被壓抑在Banner意識深處的裡人格?李安看上這個問題背後的人性曲折,拿來拍了一部人文味太重的英雄漫畫電影,結果漫畫迷嫌悶,想看深度藝文的觀眾,對於畫面上亂衝亂砸的綠色肌肉怪也不買單。

 

漫威影業要開啟電影宇宙,於是半重啟了這個故事,找來《鬥陣俱樂部》裡面有點神經、有點分裂的愛德華諾頓,詮釋Bruce Banner這個表面溫文、內心成謎的科學家。選角看似很有道理,然而這個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一次失敗。愛德華諾頓對於浩克這個角色的期待,不下李安,腦袋裡許多古怪念頭的他,其實大幅度的參與了劇本創作,不,應該說是改動。他調整了編劇Zak Penn的許多台詞與詮釋方式,想讓這個角色更有他自己的樣子。然而,漫威影業開宗明義就是不想要「李安版 2.0」,所以在拍攝與後製剪接時,強力介入干預,讓電影成品和諾頓的期望落差很大。於是,在你覺得我難搞、我覺得你鴨霸的情況下,兩方不歡而散。  

 

由於這是一部雙方「角力」大於「合作」的作品,當然會有點不上不下。電影對於角色性格與情緒的鋪陳不足,讓Banner vs. Hulk的反差與掙扎並不明顯,浪費了愛德華諾頓這樣一個擅長複雜角色的演員;不只主角,女主角 Betty Rose、到反派布朗斯基 (惡煞),角色刻畫都全無亮點可言,這點與MCU上一部《鋼鐵人》相比,明顯遜色。缺乏性格的支撐,浩克的動作戲就成為純賣肌肉暴力的打鬥,但從這個角度,本片對重口味的觀眾來說卻也不夠過癮。

 

 MCU #03 - 鋼鐵人2 (2010.5)

 0422-3.jpg  

「『前妻』絕對是狠角色.....漢默工業的例外。」  

 

在《鋼鐵人》精彩的開局之後,漫威影業乘勝追擊,再推《鋼鐵人2》。作為MCU首部續集電影,本片堪稱中規中矩。角色鮮明的個性,在起源電影已經刻畫出來,那麼這一集的工作,就是要給他一些糾葛掙扎、以及像樣的反派。

 

本片在這兩件事情上,看得出漫威的企圖。首先在糾葛上,Tony遇到了兩個心魔:

1. 自己研發的反應爐,正在毒害他的身體,讓他自認命不久長。

2. 渴望父親的認同,是Tony的一大心結。即使從小嶄露鋒芒,但他卻很難得到同樣是天才科學家的父親一句讚美。 

 

1+2的情況下,他上一集好不容易長出的責任感,又被拋在腦後,出現各種脫序和自我放逐。從這裡,漫威拉出了三條新的角色/故事線。第一,好友羅德上校看不下去,帶走了鋼鐵裝,正式催生「戰爭機器」這個配角;第二,神盾局為了監視Tony,派出的臥底探員羅曼諾夫,也帶出了MCU第一位登場的女性英雄,「黑寡婦」(按:更早登場的Betty Rose其實在漫畫中是另一位女英雄 "Red She-hulk" ,但目前看不出漫威影業有延伸此角的打算);第三也是最重要的,ㄇㄉㄈㄎ....不對,是神盾局長Nick Fury,揭露了「集結能人異士維護和平」的計畫,也就是串起MCU的「復仇者聯盟」。在Fury和神盾局的協助下,Tony順利地擊退了這兩個心魔:用老爸留下的智慧結晶發明新元素,救了自己小命,也知道老爸是愛我的,好棒棒。  

 

除了這兩個心魔,第一集的道德爭議,本集也持續上綱深化:

武器到底是維護和平?還是製造戰爭?

Stark在上一集的決定,是關掉武器生產線,由我自己扮演維護和平秩序的最高武力存在─鋼鐵人。然而,對這樣一個至高存在,能監督的除了Stark自己的良心,還有誰?武器會被壞人濫用,鋼鐵裝甲難道不會嗎?能力與責任的兩難,一直都是美漫英雄的核心議題之一,後面的《內戰》就是以此為主軸,容後敘。順著前述爭議,本片的雙反派也於焉登場,同為軍火商的Hammer、以及同時擁有技術與上代恩怨的狂人─伊萬凡科 (鞭狂)  

 

雙反派的設計我是很喜歡的,增加了角色們在善惡光譜上定位的複雜度,去年拿小金人的山姆洛克威爾,以類似丑角的方式詮釋Justin Hammer,有不少漫威式笑點,跟好萊塢硬漢米基洛克扮演的俄國惡棍Vanko,風格迥異、相映成趣。不過 Vanko 這個反派的設定上其實可以很有深度,他的惡來自於他的遭遇,某種程度來說他和父親都是受害者。Tony在和他的對抗中,可能有些虧欠感,剛走出跟父親的心結,又要面對父親留下的這個難題,細微的心境其實很令人玩味。

 

.....你看我已經寫這麼多了......就知道編劇在拿捏篇幅上,可能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著墨這一塊。於是,電影還是讓Vanko變成一個單面向的渾蛋、一個危及美國安全的狂人,Tony也順理成章的必須把他幹掉。雖然非戰之罪,但這個角色算是被劇本壓扁了。

 

關鍵反派差強人意,但主角內心轉折刻畫尚稱及格,再加上鋪陳後續伏筆的努力,這片值得個「不得不失」的評價。

 

 MCU #04 - 雷神索爾 (2011.04) 

 0422-4.jpg  

「『阿斯嘉國王資格考:舉起錘子。』幻視:唷!這怎麼好意思。」

 

第四部電影,MCU第一次把舞台拉到了宇宙。這部電影最有趣、也可能是唯一有趣的地方,就是「人 vs.神」的映照了。

按照漫畫的設定,有一批曾經在史前時代來過地球的外星人,他們的事蹟被維京人記錄下來,成為了後世所知的北歐神話,但這些「神祇」的本尊,其實都是擁有先進科技、千年壽命、神奇力量的外星人,索爾就是他們其中之一。血統上,他是阿斯嘉的王子、「眾神之父」奧丁的王位繼承人;於是外表上,他的形象也被刻畫成有完美肌肉的高帥金髮白人男子─這完全是一個西方本位主義與優越感赤裸裸的投射─擁有這樣特徵的傢伙,是比地球人高一階的神。在近年以多元平等為尊好萊塢來說,這個隱喻其實不那麼的政治正確,但姑且就用「忠於原著」這個理由先帶過吧!畢竟這個漫畫角色1950年就誕生、追溯到北歐神話年代更是不可考,那時候誰跟你多元平等。 

 

然而,這高高在上的王子,卻因為驕傲和莽撞,被老爸貶到地球當「人」,原本拿手的武器喵喵錘 (Mjölnir 妙爾尼爾,因為諧音被戲稱為喵喵錘),也被剝奪了使用權利。接下來,就是一連串老套劇情,外星莽漢怎麼在地球鬧笑話、怎麼慢慢融入在地生活、跟女主角滋生情愫,然後在對抗魔王 (?) 過程中醒悟,於是拔出了石中劍....啊不對錯棚,是拿起了失落的雷神之錘,重新取回神力、化解危機......真的老套到不行,得靠索爾的帥臉和肉體 (to女性觀眾)、以及娜塔莉波曼+實習生的顏值 (to男性觀眾),才能拉高一點分數。唯一的亮點反而不在主角索爾身上,而是號稱「漫威最迷人反派」的洛基,他的性格曲線和個人魅力,對我來說是個比索爾更有深度的角色,跟索爾亦兄弟亦敵人的關係,從本片開始影響了多部MCU電影,容後敘。 

 

雷神之錘的存在,除了是走石中劍的老路之外,當然也會有某心理分析學派,認為那是陽_的指涉物,全片找回錘子的過程,都在彰顯對於父權結構的崇拜,這也很呼應這片隱含的西方霸權形象。一般情況下,我是不特別會在看娛樂片時做這麼學院派的解讀啦,無奈這片其他方面真的太乏善可陳。本片並沒有具體的反派角色,最後的魔王由奧丁的武器「毀滅者」擔綱,所以真正的反派應該是索爾的「心魔」─那個不成熟的自己。這種情況下,當索爾趨向成熟的心境轉折欠缺說服力,觀眾就會很容易翻白眼。而男女主角的感情基礎,也非常原始地來自於外表的性吸引力,沒有什麼交心的過程。

 

文戲不行,武戲呢?剛剛說到的毀滅者,號稱是「阿斯嘉的最終兵器」,是眾神之父奧丁的王牌,來到地球「肆虐」,卻只毀了幾棟房子、噴噴火、砸砸車,對於失去神力變成尋常猛男的王子,毆擊那麼多下昏迷指數應該還超過13.......什麼爛兵器啊啊啊啊啊啊!(翻桌雖然說是MCU的早期之作,但不知道是預算問題還是技術問題,動作場面的設計和規格也太不稱頭。文武皆墨,本片註定是一部平庸的英雄起源電影。

 

不過可以思考的是,地球人類被阿斯嘉視為一個低等的物種、一個被放逐的去處,這點是不是跟人類看待其他物種、或是某些種族看待其他種族的方式,有點類似?

 

 MCU #6 - 復仇者聯盟 (2012.04)

 0422-6.jpg  

"I have an army." "We have a HULK."

 

用了五部電影來埋伏筆,MCU終於在第六部,讓英雄們進行了第一次的大會師:復仇者聯盟!

這件事,非、常、重、要。

 

我們現在當然已經很熟悉漫威「電影宇宙」的操作模式,但在那時候,這是一次新的嘗試。要把前面五部各自獨立的電影串起來,用漫畫的「大事件」模式,讓許多英雄角色站上同個舞台。當時沒有人這樣玩過,也沒有人知道會成功或失敗。

 

過去的超級英雄電影,正派英雄多是獨挑大樑,或是輔以一兩個配角 (例如羅賓、貓女等)。《X戰警》系列看起來是多位英雄,實際上卻變成「金鋼狼歷險記」,其他人基本上的功能就是出來打個招呼秀一下能力這樣。

 

MCU靠前五部電影逐漸累積出一群fan,每位都是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等待這部電影的上檔。當漫威公布本片將由Joss Whedon身兼編劇和導演,粉絲的不安達到高點。多位英雄同台,要怎麼分配戲份、刻畫性格,才不會顧此失彼、雜亂無章,非常考驗導演的調度功力。Joss Whedon過去的代表作集中在電視劇,大銀幕上只以編劇為主,他有能力駕馭影史第一遭的「漫畫大事件」嗎?

 

我的結論是: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榮景,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Joss Whedon功不可沒。從這部片,就可以清楚看到MCU為什麼可以做到其他電影宇宙做不到的事情。

Joss Whedon可能稱不上什麼偉大的導演,《復仇者聯盟》的劇情深度也遠不如《黑暗騎士》系列,但能拍出這樣的一部片,我認為他功課做得非常、非常、非常足。透過人物的對話,一邊推演劇情,一邊深化角色的性格特徵。讓觀眾在更認識每一個角色的同時,也理解了這個「聯盟」的存在意義,並且,真正的建立起「電影宇宙觀」。

 

到底什麼是「電影宇宙觀」?就是時空背景設定、人物事件關係,真正共通互連。跟一般「續集作品」相比,「電影宇宙」在體系完整性、劇情無限延伸性、角色關係複雜性等環節,都更上一層樓。從這部作品,我們終於看見了漫威的企圖心:一部電影串連了前面五部。我們不需要電影多做著墨,就已經知道Tony StarkSteve Rogers這兩個人的個性和理念;我們也已知了洛基野心的緣由,以及他和哥哥索爾間的複雜情結。五部電影的伏筆,一次炸開,並且埋下更多給未來的作品;角色多,但鋪陳並不因此而出現明顯的混亂,在有限的篇幅中,也讓英雄們都能夠展現各自的特色、能力、以及性格。這些,就讓本片成為MCU第一階段的集大成之作。 

 

故事圍繞著「衝突」,英雄們如何從各自獨立而成為一個「聯盟」,就是從衝突到和解的過程。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鋼鐵人和美國隊長這兩位,Tony是個自我中心的天才,對於神盾局充滿不信任,Steve則是使命必達的軍人,對長官的命令完全的服從。兩人的扞格不僅是英雄們出現矛盾的導火線,更是未來故事線《內戰》的重要伏筆,這兩人在認知上的轉折與立場交換,是推動MCU進展最關鍵的劇情線之一。

 

兼具學者和怪物性格的班納博士,是個本身就內建衝突的角色。浩克換人演之後,其實等於也是以新角色之姿出場。馬克魯法洛演班納的方式跟前兩版 (艾瑞克巴納、愛德華諾頓) 很不一樣,更加溫吞、更像個蛋頭學者。但內心仍然存在著糾結、仍然壓抑著狂暴。從那場他瀕臨崩潰邊緣、下意識握緊了洛基魔杖的那場戲,可以看得出來。

 

因為劇情需要,這種對班納博士的詮釋方式我是認同的。在這個團隊中,強勢的人已經夠多了。當班納的時候,可以輔助劇情,當浩克的時候,可以左右戰局,這是這個角色在不用獨挑大樑的情況下,最好的安排。

 

而且很有趣的是,他在這集的一些對白,終於有呼應到浩克這個漫畫角色原創時的「反核」思想。浩克本身就是放射線的產物,而他和班納也各自對應著核能/核武的兩面:科學的、進步的、有效能的 vs. 失控的、破壞的、災難的。

 

至於索爾面臨的衝突,則來自他跟洛基之間的關係,不能放任他侵略地球,但畢竟是自己的弟弟,還是有護短之心。除此之外,我對這個角色實在沒有太多想法,他對地球的情感略顯牽強、他在經歷《雷神索爾》中的教訓後還是不改莽撞本色、他的戰鬥強度很不一致,有時候超強,但有時候跟消失了沒兩樣。這個角色並沒有被處理得很好。比起前面這些有超級體質、超級裝備、超級怪力的傢伙,黑寡婦和鷹眼在這個聯盟中顯得「普通」很多,但導演幫他們設計的戲分仍然很有看頭。

 

黑寡婦在《鋼鐵人2》初試啼聲後,這集初登場那場戲,即便被綁在椅子上、還被槍指著,仍然好整以暇地一打三完成任務,徹底讓觀眾瞭解她的能耐。除了是顏值擔當外,唯一女性代表的身分,也讓她在團隊中處理很多男性英雄無法做到的細膩,像是招募班納、安撫鷹眼、扮演衝突的潤滑劑、甚至用計套出洛基的陰謀等,戰鬥力也許不是頂級,但重要性毫不遜色,論角色存在感,其實還比索爾更高。至於鷹眼.....為了不讓他變成打醬油的,劇本設定讓他變成被洛基控制心靈的棋子,在電影前半段扮演反派,簡直虎虎生威,一箭就毀了神盾局航艦的一具引擎。反而是在恢復神智之後,存在感驟降,雖然還是有幾個Circus Shot夠帥,但能用弓箭解決的事情畢竟有限,智將位置又被女角黑寡婦卡住了,之後幾部電影只能負責說教、搞笑、開飛機..... (按:寫於終局之戰映前,希望變身「浪人」的他也可以翻身。)

 

這些英雄們,能夠成為一個「聯盟」,關鍵其實是前幾集曾提及,但仍保持神秘的「神盾局」。這個組織在MCU裡太重要了,除了局長Nick Fury是串起英雄的核心人物,組織的定位更是「安全 vs. 自由」這個思辯角力的核心。在這集,神盾局的樣貌與力量,終於更明確地出現在觀眾眼前。至於反派,則是《雷神索爾》已經登場過的「惡作劇之神」洛基。原本就有的稱王野心,在知道奧丁傳位索爾、以及自己的冰霜巨人血統之後,更一發不可收拾,在這一集成為地球的毀滅危機。薩諾斯答應給洛基一支奇塔瑞大軍,讓他統治地球,代價是幫薩諾斯取得宇宙魔方 (空間寶石)

洛基不負邪神之名,一方面在劇情上他詭詐百出,控制鷹眼、離間英雄;另一方面演員湯姆希德斯頓把那種優雅又驕傲的邪惡氣質詮釋得很好,配上俊美外型,難怪成為反派中的人氣王。

 

但他犯了個大錯:在真正瓦解復仇者聯盟、把英雄各個擊破之前,就殺害了神盾局特工考森 (儘管後來似乎在影集中復活了.....地球版洛基4 ni)。這步棋被老狐狸Fury拿來利用,把散沙一盤的英雄們正式凝聚成一個團隊,暫時放下歧見與衝突,一致對外。於是,我們得到了MCU開局以來最高規格的戰鬥場面:紐約大戰。英雄們各顯神通地對抗奇塔瑞大軍,每個人都有帥一波,但最搶戲的還是浩克,不只第一拳就撂倒了一整隻利維坦巨龍 (Leviathan),還曾把正在嗆聲的洛基像個破布娃娃似的狂摔猛砸,再丟下兩個字 Puny God.”,這是我全片印象最深也笑最大聲的一幕。

 

儘管都是以一擋百,但英雄畢竟只有六人,難抵奇塔瑞的千軍萬馬,陷入苦戰。於是結束此戰的轉折來了:安理會下令發射核彈,把外星軍隊和紐約一起毀滅,雖然會犧牲千萬人,但也許能保住地球上其他幾十億人的性命……至少安理會是這樣想的。這邊呼應了前面提過的反核 () 思想:用核彈就是解決問題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說實話,這個決策在電影中的感覺有點兒戲。固然在篇幅考量下,我們可能沒辦法看到安理會作這決定的過程有多掙扎,但問題是整個紐約戰場,好像只有六個英雄在對抗外星人,然後NYPD幫忙疏散和救難,美國乃至於其他國家的武力,看起來幾乎不存在。電影只演出了英雄們的捉襟見肘,卻沒有演出「全人類」的束手無策。更何況,核彈確定可以殺死地球人,但是不是真的可以清除外星勢力,也是個問號。在這種情況下直接開地圖砲幹掉幾百萬人,匪夷所思。

 

但沒辦法,編劇說了算,這個安排是為了讓鋼鐵人變成英雄。他用僅剩的燃料,把核彈塞進蟲洞 (好我們不要討論安理會為什麼一開始沒想到往蟲洞射核彈),打爆了奇塔瑞的母船 (好我們不要討論奇塔瑞母船為何挨一發就全滅),然後所有巨龍和士兵就像突然斷電一樣 (因此合理推斷他們只是遠端遙控的低等戰士/武器,從後來的劇情走向來看,紐約之戰根本只是薩諾斯小小試探地球戰力的前哨戰而已),紐約和整個地球就得救了。鋼鐵人雖然一度失去意識,但觀眾也知道這絕對只是小小的吊個幾秒胃口,果然後來大家都順利地去吃沙威瑪了。

 

MCU的第一階段在這片掀起高潮後,暫告一段落,但後面還有戲要演,伏筆不能少埋。這片至少拉出了三個方向的伏筆:第一,索爾把洛基帶回了阿斯嘉,也帶走了魔方,但這個不安分的邪神顯然不會就此罷休;第二,神盾局的內外交迫,還有大戰引發的種種質疑、對立,將會影響這個組織以及旗下特工們的動向,包括Fury局長、美國隊長、黑寡婦、和鷹眼等;第三,鋼鐵人鬼門關前走一回,深深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而這深深牽動了接下來幾部電影。

 

雖然有點虎頭蛇尾,但我還是給這部電影非常高的評價。因為Joss Whedon在群戲的處理上遠超過眾人預期,大部分角色都獲得了很好的塑造,劇情的承先啟後更是重要。漫威也終於用這部電影,向全球觀眾以及其他電影公司展現了他們的實力:經營「電影宇宙」,就是這麼一回事。

 

 MCU #07 - 鋼鐵人3 (2013.04)

 0422-7.jpg  

「昂貴的聖誕煙火,是我給自己的處方、給妳的承諾。」

 

佛家有句話來形容人生境界:「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也可以用來形容《鋼鐵人3》中的Tony Stark

《鋼鐵人》第一集,驕傲的天才科學家穿上了鋼鐵裝,Tony初嘗 Im Iron Man. 的滋味,一切很新鮮,見山是山。

 

然而,經歷《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的瀕死體驗後,Tony患上了恐慌症,畢竟抱著核彈飛去太空不是人人都有的經驗。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只昏過去一下,醒來就發現自己做了件會一輩子說嘴的英雄事蹟,但他往蟲洞飛去的時候,的確是做了有去無回的準備。這讓他發現,沒有鋼鐵裝保護的自己,竟然如此脆弱,而這宇宙中又存在太多強大而未知的威脅。這分焦慮讓他瘋了似的不停研發打造各種鋼鐵裝,這時候,鋼鐵人的身分帶給他的只有焦慮,就連枕邊人Pepper也受不了。自我懷疑、否定,見山已不是山。隨著《鋼鐵人3》劇情推演,Tony被迫面臨沒有鋼鐵裝卻要對抗壞蛋的處境,他這才重新醒悟,他不需要鋼鐵裝來證明自己。重新找回自己,見山又是山。於是,在這部電影最後大戰的尾聲,他把自己辛苦製造的二、三十具鋼鐵裝甲,全都引爆,在天空綻放成絢麗的耶誕煙火。這是Tony給自己的處方、給小辣椒的承諾:沒有鋼鐵裝的Tony Stark,仍然是可以守護妳和這世界的鋼鐵人。

 

這個劇情架構的設計是很不賴的,但執行卻出些了問題。首先當然是這些轉折來得太過牽強,Tony幾乎是只因為用「大賣場武器」擊退壞蛋,就找回了自信,一個這麼有份量的覺悟,發生得如此輕易,欠缺說服力。另一方面,雖然編劇企圖告訴觀眾,沒有鋼鐵裝的Tony還是鋼鐵人,但…..他是在擊敗反派後才把鋼鐵裝炸掉的啊….以劇情設計來說,要是沒有鋼鐵裝,他和羅德、小辣椒、還有美國總統,都會當場嗝屁。那編劇你的臉會不會有點腫啊?

 

本片還有另一個「設計很好但執行搞砸」的環節,「反派」。

 

上映前,電影從宣傳海報、預告片,全都主打反派是「滿大人」,這個1964年誕生的反派,數十年來在漫畫中都是鋼鐵人的宿敵,他從外星人遺跡中撿到的十枚戒指,讓他擁有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這讓漫畫迷很期待這場經典對決。然而,漫威對這個角色的改編,卻徹底激怒了漫畫迷。第一個改動,是滿大人的血統。這個改編其實是有必要的,因為原始設定的滿大人,其實是當時美國社會對於華人刻板印象與歧視的投射,漫威影業可不想得罪中國市場。於是,找來硬底子英國演員Ben Kingsley來演。滿大人的華人色彩淡了,卻變成有點不中不西的詭異感。

 

但被罵翻的是另一個改編:滿大人只是個傀儡、是個痞子演員扮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反派。很多漫畫迷認為,這麼重要的反派角色,竟然這樣「破格」,很不能接受。

 

說實話,我反而很喜歡這個幕後還有藏鏡人的設計,透過影片散佈的恐怖,如果只是一場戲,這對於當前的「螢幕政治」無疑是個很大的諷刺。而且只要操作得宜,真實反派揭曉時帶來的震撼甚至驚喜,會很強烈。

但偏偏,幕後的藏鏡人是齊里安,一個被Tony羞辱過後奮發向上、不僅變帥變時尚還找到毀滅世界方法的科學家……

 

蛤?

對,就是「蛤」。這個反派的各種性格、行為、動機,都不斷讓人頭冒問號。消耗了滿大人這樣一個經典反派角色,去襯托的卻是一個刻畫如此失敗的傢伙,這才是最讓人難過的改編。 

電影上映後,關於滿大人設定的負評湧來,讓漫威影業緊急釋出了一個獨立小短片《國王萬歲》,用記者訪談假滿大人的橋段,來暗示其實真正的滿大人另有其人,而且對自己被冒用感到不爽,好歹是留下一個可以跟漫畫迷交代的伏筆。但,我們哪時候才可能看到真正的滿大人呢?東尼都快退休了呢…..

 

反派令人失望,但電影在畫面設計上倒是更上層樓。絕境士兵們的高熱爆炸、空軍一號的空中救援,都有很不錯的視聽效果。而最後的大戰,鋼鐵機甲部隊 vs. 絕境士兵,更可以讓Iron Man fans興奮到模糊。每具裝甲在造型和性能上都各有特色,鋼鐵粉會一格一格放來看,找找是哪些型號機甲在大顯神威。(然後玩具商數鈔票時也會興奮到模糊...總的來講,《鋼鐵人3》嘗試拉出一個比12集更大的格局,在我心中儘管無法超越第一集,但還是能比第二集略勝一籌。可惜執行上卻砸了鍋,讓觀眾看的當下可以因為酷炫的鋼鐵裝甲大展而「哇~~~」,但看完後想想劇情,卻不免「咦~~~」。

 

 MCU #8 -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 (2013.10)

 0422-8.jpg  

「索爾,我的東西在你女友體內,還給我。」

.....魔雷基你好好說話。」

 

啊哈,終於輪到這部我很期待的電影,《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期待的原因是….這部片的乏善可陳,讓我可以很簡單很輕鬆的寫完這篇。 

MCU目前21部電影,這片應該是穩居我心目中的末位。我用條列式就可以寫完我對這片的想法。

1. 索爾這位主角,一如他前兩次的出場,是一個除了外型以外都缺乏魅力的角色。

2. 娜塔莉波曼飾演的Jane Foster,儘管有比上一集多的戲分,但也只是做為被「乙太」附身/寄宿的載具,等於是正邪雙方競逐爭奪的花瓶。

3. 索爾和Jane Foster間還是跟前一集一樣,缺乏火花。我是娜塔莉波曼我也會抵死不接拍第三集。

4. 反派是MCU中最免洗、最扁平、最沒有記憶點的魔雷基。(MCU fan以外的人聽到他名字的反應都是 “Who?” )

5. 連「乙太」都是六顆無限寶石之中最容易被忘記的。 

6. 奧丁在上一集因為索爾的衝動好戰,剝奪他的神力和錘子,但自己老婆被黑暗魔兵殺害之後,自己也變成那副樣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7. 劇情真的找不到亮點,也沒有起到太多承先啟後的作用。你只需要知道有顆無限寶石叫乙太,阿斯嘉人取得之後交給「收藏者」保管,整部電影跳過也無關痛癢。

8. 唯一亮點依然在洛基身上。(本系列可否乾脆改名叫《邪神洛基》?) 不過洛基反覆的欺騙把戲和假死,玩到第三部電影,開始有點「狼來了」效應,某種程度可能會削弱這個角色想要認真時的劇情張力。(但這部電影缺乏張力的問題,最不需要負責的就是洛基這個角色……)

9. 可能是為了符合電影副標「黑暗世界」的意境,全片色調真的很暗,但在氣氛營造失敗的情況下只是讓觀眾眼球勞累很想睡覺而已。 

嗯,講完了。

好吧延伸補充一下漫威小科普好了。照片裡的兩人,是索爾和魔雷基。「什麼?索爾是不是去了一趟泰國?」

其實索爾 (Thor) 並不只是我們熟悉的金髮猛男,它在漫威世界中更接近一個「稱號」,代表「雷霆之神 (God of Thunder)」。照片中的女雷神,其實就是Jane Foster,也就是電影中娜塔莉波曼演的那個角色。

漫畫原著的其中一段劇情中,索爾 (Odinson) 失去了使用錘子的能力,而喵喵錘也遺落在月亮上。當時正值癌症纏身、虛弱不堪的Jane Foster,卻意外地感應到了錘子的召喚。最終Jane屈服了,央請海姆達爾把她送上月亮。當她接觸到錘子的那一刻,她獲得了錘子的力量,不僅所有病痛消失無蹤,那個殘破的軀體也瞬間變成強壯的雷神。 

當時,漫威官方有出來「正名」:”She is not She-Thor, not Lady-Thor. She is THOR.” 當然後續開啟了一連串的劇情,在此就不贅述,但看到原著中Jane Foster如此活躍,對比電影把優質演員娜塔莉波曼當成花瓶,不免遺憾。

至於魔雷基,原著中他也是黑暗精靈的首領,擅長邪惡的黑魔法。跟電影不同的是,他黑掉的半邊臉並不是雷神索爾的傑作,而是他在殺害教自己魔法的巫師時,巫師拚盡最後一口氣在他臉上留下的永恆詛咒。

……Who?

(好像還是寫了不少….Orz)

文_蜥蜴博士

「漫威電影宇宙模型神還原」電影影評懶人包#1~8#21   (第一彈) → http://bit.ly/2GsgZGx
「漫威電影宇宙模型神還原」電影影評懶人包#9~12#15 (第二彈) → http://bit.ly/2GuXQUj
「漫威電影宇宙模型神還原」電影影評懶人包#13~14#16(第三彈) → http://bit.ly/2GGsZ7B
「漫威電影宇宙模型神還原」電影影評懶人包#17~18#20(第四彈) → http://bit.ly/2GvcbjO
「漫威電影宇宙模型神還原」電影影評懶人包#19            (第五彈) → http://bit.ly/2GvccnS

 

覺得資訊有用的話,記得加入粉絲團喔

arrow
arrow

    陳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