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牛丼龍頭終於從日本國打到台灣來了,從一開始的吉野家、すき家最後連松屋都進軍台灣,在日本時最常吃的就是松屋,因為飯和肉量很多,價格又很親民,而且大多都是開24小時,尤其進去時很少客滿,可能是因為方便出餐,通常都是以吧檯作為設計,在日本大多都是吃完就走,所以極少遇到需要排隊的狀況,如此熱愛松屋的SV當然要搶在第一時間,體驗一下和日本有何不同。
因為是開在新光三越的美食街,所以並沒有像在日本有很醒目的招牌,黃色的Banner上面寫大大的松屋兩字,而是以Logo代替中文,所以剛開始也在美食街小小的找尋一下,才找到位於最旁邊的松屋。
◆菜單
▲台灣店吸引客人來的推薦立牌
松屋的菜單分為兩種,一種是立在門口推薦用的菜單,一種是分成めし(飯)、丼、定食,加上朝食和期間限定的菜單,主要差別是在於因為品相太多,先將商品列出以免點餐的時候發生選擇困難的狀況。
▲台灣店擺設在餐廳中便於點餐的菜單
跟日本菜單不同,只簡單分成中和大份量。
▲左方為日本店門口的立牌 ▲右方為日本點餐機推薦菜單看板
日本的飯量分很多種,像是特盛、大盛、並盛、小盛。
小常識:「特盛」一詞來自日文「特盛り」。在日文,「特盛り」也可以省略成「特盛」。 「盛り」來自動詞「盛る」(moru)。顧名思義,「盛る」的意思就是「盛載」,而「盛り」則是由「盛る」變成的名詞,解作「盛載的份量」。「特盛り」顧名思義就是「特大的盛載份量」。 「特盛り」之下就是「大盛り」(oomori),「大盛り」之下則有「中盛り」(nakamori)、「並盛り」(namimori) (或簡稱「並み」(nami),意思是「一般份量」或「普通份量」) 及「小盛り」(komori)。
◆排隊
來到新光南西店的松屋,原以為只是在店門前短短的人龍,結果是要從往上的樓梯開始排起,大約要等20分鐘左右。
看到這張牌子之後,就代表下一個就換到你點餐啦,但請注意上面寫的字,請點餐後自行找尋座位用餐,也就是說假設是一人來吃,很有可能會找不到位子坐,導致有餐沒座位的窘境,所以想吃到似乎還帶有運氣成分。
在點餐前,還會拿到一張菜單,但這菜單就跟擺設在餐廳讓人看的菜單一樣。套餐價是沒有比較便宜的喔,也就是說就算不點套餐也沒關係。
◆點餐
在看過了這麼多推薦介紹,也花時間排隊,接下來就是點餐,此時上方的顯示螢幕仍再強力放送推薦。
因為上方菜單常切換,建議還是直接看櫃檯上的進行點餐,沒來過的話就點牛肉飯,想吃特別一點的口味可點蔥和半熟蛋的牛肉飯,想吃肉厚一點可點燒肉定食。
▲日本店則是使用點餐機進行點餐(可選擇日文或簡體中文)
如果在日本點餐則是可直接餐點內容大小、是否要搭配套餐,最後進行結帳。(或許出單獨二號店後會引進)
◆餐券
▲台灣餐券採用的是感熱紙上方有時間、編號(203)、菜單詳情(牛肉飯大)
領餐時或許是人員都是新手的關係,我就遇到震動器響了後,走到出餐檯看到還是別人的餐點,所以記得來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感熱紙比較保險,否則別人的餐都出完了,剩你的餐都還沒出。
▲日本餐券採用的是列印紙張,上面有點餐項目、加點的會放在一起
日本松屋為店員送餐,用機器點完餐後餐券放在桌上,店員出完餐點後會收走餐券,就不會有忘記出餐或出錯餐的情形。餐券上也有註明隔日無效跟店名,所以也無法再回收使用。
◆座位
現在主打的是牛めし台幣69元,點大碗也才99元,份量上和CP值跟日本相比相當划算,很值得直接點來嚐鮮。
▲日本座位大多是採將店員圍起來,方便店員可以直接出餐和清理桌面
就店員數量而言,通常這樣的店日本大約只會有兩人,反觀台灣不算廚房,光外場就兩人,廚房約有四位,整體來說人力是日本的很多倍,桌面上都有特製醬料,台灣則是除出餐檯上有以外,每人的桌面上也有特製醬料。
◆餐點
▲台灣的牛肉飯大碗
根據吃過台灣吉野家、すき家、松屋,三家日式丼飯店來說,松屋>すき家>吉野家,松屋主打是肉多飯多,すき家則是有多樣化的菜單搭配,像是可樂餅套餐,而吉野家印象最深刻應該就是茶碗蒸,自從すき家來台灣之後,已經很少到吉野家吃。
▲台灣牛肉飯肉和飯量都跟日本特盛差不多
在吃丼飯時最重要的就是牛肉與飯的搭配,如果肉離開醬料太久吃起來會很乾,但松屋不管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吃到牛肉軟嫩的口感,尤其是醬料和米飯很搭,不管是不是肚子餓都超下飯。
▲ 日本蔥牛肉飯、半熟蛋、豬肉味噌湯
和台灣不同的是,日本餐點必備的就是多樣化的飲料,松屋也有提供啤酒可以點,牛肉飯意外和啤酒超級搭。
蔥量真的是這款丼飯的特點,尤其日本蔥吃起來不會像台灣蔥一樣嗆口,牛肉也是相當軟嫩,在搭配上一顆半熟蛋,吃一吃還能把蛋和飯攪勻,肉和飯就能達到一個完美平衡,吃起來也會更加柔軟,就像是吃壽喜燒要沾蛋汁一樣。
▲ 日本蔥牛肉飯、豬肉味噌湯、特製調料胡麻七味粉
在日本吃除了水喝到飽以外,醬料部分也是任你添加,偶而還會有像圖上的特製七味可以搭配使用。
特選牛肉飯、豬肉味噌湯搭半熟蛋,嫌味道不夠的話還可以加入胡麻七味粉,光灑上就充滿芝麻的香味,這道理就跟吃炸豬排將芝麻磨碎來沾醬差不多。
味噌湯裡也是滿滿的配料,除了豬肉爆量以外,搭配豆腐和蔥,喝起來完全蓋掉豬的腥味,冷天來碗熱湯真是比什麼都好。
▲ 日本泡菜燒肉丼搭配豬肉味噌湯與半熟蛋套餐
牛めし和牛丼大多採用的是類似火鍋肉片的薄片肉,醬汁不夠就容易乾柴,而燒肉就比較不會有這樣情況,除了肉厚度夠以外,肉的油脂也很多,熱熱的搭飯吃還能感受到肉汁,配合上辣泡菜,或是在用肉把飯和泡菜搭在一起吃,就有身處燒肉店的感覺。
◆醬料
▲台灣與日本醬料同樣有七味粉、燒肉醬、洋蔥沙拉醬
搭配醬料也是吃燒肉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醬料不夠的話可隨意調整味道,這種DIY的感覺讓味道更多變。
如果有搭配A套餐,就可使用洋蔥沙拉醬,醬料味道並不會嗆,而是帶有特別的酸酸甜甜感覺,然後在牛肉飯上淋上獨特的燒肉醬汁,或淋在飯上都很不錯,吃到途中想換點口味吃點微辣的話,搭配一些七味粉,馬上就有味變的感覺。
整體來說,松屋開在百貨公司比較可惜,除排隊動線不佳以外,點完餐後找位置也讓人覺得很麻煩,既然有人在外場帶位,為何不稍微控管座位,讓動線更明確一點,其次就是出餐和點餐人員配合度有點問題,感覺上就是外場點餐和內場完全無法順利配合的感覺,點餐時店員也沒有適時推薦一下熱門餐點,整體來說很可惜,希望能將這些改善,開一家獨立的二號店,到時候在到場實測吧~!!
松屋 (新光三越南西三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5-3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 11:00~21:30
(週五、六、營業時間到22:00)
日本美食攻略↓↓↓
[吃In月島]超老店近藤文字燒 → http://bit.ly/2B50f68
[吃In中部]名古屋風来坊雞翅 → http://bit.ly/2B85j9V
[吃In東京]湯本富士屋壽喜燒 → http://bit.ly/2B8NhV5
[吃In九州]燒咖哩與溫泉美食 → http://bit.ly/2B8Gef9
[吃In鴨川]元祖ホルモン焼肉 → http://bit.ly/2B5P9hf
[吃In熊本]熊本山見茶屋櫻肉 → http://bit.ly/2B6hN1I
覺得資訊有用的話,記得加入粉絲團喔↓↓↓